HG_T 4332-2012 三氯异氰尿酸泄漏的处理处置方法

ID

A79342346FEF4D369E0BE6B6140CE673

文件大小(MB)

0.49

页数:

9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8-13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13. 030. 10,Z 05,备案号:38737-2013 HG,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HG/T 4332—2012,三氯异氟尿酸泄漏的处理处置方法,Treatment and disposal for trichloroisocyanuric acid spill,2012-12-28 发布 2013-06-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HG/T 4332—2012,-IX. —1—,刖 B,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均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废弃化学品处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94)归ロ,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范国强、杨裴、郭永欣,I,HG/T 4332—2012,三氯异氟尿酸泄漏的处理处置方法,范围,本部分告知了三氯异氟尿酸的理化性质和危害性,规定了发生三氯异富尿酸泄漏时的紧急措施、泄,漏现场的处理方法和泄漏现场的处置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三氯异氟尿酸在生产、贮存、使用、经营和运输等过程中发生泄漏时的处理、处置,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2268—2005危险货物品名表,GB/T 18664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 20266耐化学品的工业用橡胶靴,GB/T 24536—2009防护服装化学防护服的选择、使用和维护,AQ 6102—200?耐酸(碱)手套,3理化性质,三氯异氟尿酸的理化性质参见附录A,4危害性,4. 1危险性类别,按GB 12268-2005的规定,三氯异鼠尿酸属于第5. 1项氧化性物质,4.2健康危害,4. 2. 1受热或遇水能产生含氯或其他毒气浓厚烟雾。其危害主要来自遇水分解产生的氯气,4. 2.2皮肤接触会引起严重的刺激和灼伤。重复接触可能会造成皮肤组织腐蚀性破坏,4. 2.3眼睛接触会受到严重的刺激和灼伤,可能会导致视カ减退和角膜损伤,4. 2.4吸入三氯异氟尿酸能刺激鼻子、嘴、喉咙和肺部。它也可能导致呼吸道灼伤,肺部水肿的出现,可能导致气短、哮喘、窒息、胸痛和肺功能损害。吸入高浓度的该物质会导致永久性的肺腐蚀性损伤,4. 2.5误服该物质会对整个消化道造成刺激或烧伤,包括胃和肠道,其特点是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出血或组织溃疡。严重的可导致穿孔,4.3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鱼类和水生生物有害,4.4 腐蚀危害,三氯异氟尿酸遇水分解产生的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对普通钢铁、不锈钢、铅和铝等常用工程材料为,材质的机器、管道、设备、设施等造成严重腐蚀,甚至无法修复,4.5 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强刺激性,5泄漏紧急措施,5.I报警,HG/T 4332—2012,发生三氯异氧尿酸泄漏,如果可能发展成为危险化学品事故时,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立即按照,本单位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并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环境保护、公安、卫生主管部,门报告;道路运输、水路运输过程中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驾驶人员、船员或者押运人员还应当向事故,发生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报告,同时设置警戒线,疏散无关人员撤离事故区域。报警的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和数量,现场状况、已采取的措施,联络电话、联络人姓名等,如,果有人员中毒或伤亡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在救援人员未到达之前,当事人(或单位)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自救,5.2 个体防护,5. 2. I 一般防护要求,5. 2. 1 1发生泄漏时,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任何人不应暴露在能够或可能危害健康的环境中,5. 2.1.2应选择国家认可的、符合标准要求的防护用品,5. 2.1.3现场救险人员进入现场前,应穿戴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防护用品,离开现场经洗消后方可脱,卸防护用品,5. 2, 1.4使用防护用品时应参照产品使用说明书的有关规定,符合产品适用条件,5. 2. 1.5三氯异氧尿酸泄漏的急救措施参见附录B,5. 2.2身体防护,应急救援人员应按GB/T 24536-2009第4?章的规定选择化学防护服,宜穿气密型化学防护服ー,ET,应穿符合GB 20266要求的橡胶靴,戴符合AQ 6102-2007要求的耐酸(碱)手套。当遇到粉尘飞,扬及有氯气大量逸出时,穿全包覆式化学防护服,5. 2. 3呼吸系统防护,如果在身体防护时未做到呼吸系统的防护,按GB/T 18664规定的原则和方法选用呼吸防护用品,当遇到粉尘飞扬的条件下,应佩戴具有过滤氯气和粉尘的过滤式呼吸器。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如现场有氯气大量逸出,应使用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5.2.4眼睛防护,如果在身体防护时未做到眼睛防护,应佩戴密封式防护眼镜,5.3泄漏源的控制,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人员进入。采取避免泄漏物与水接触的措施。如有部分与水接触,应迅速将,接触部分和完好部分隔离。用引风机将分解放出的氯气导入氢氧化钠或亚硫酸钠溶液中吸收中和。如,果量大,很快就会因分解导致温度上升,大量冒烟甚至出现火苗,应该注意及时采取灭火的相应措施,6泄漏现场处理方法,6. 1水体泄漏的应急处理方法,应组织人员对水体两岸或湖泊进行警戒。从事故现场疏散出人员,应集中在泄漏源上风方向较高,处的安全地方,并与泄漏现场保持一定的距离。监测氯气的产生和水体pH。可根据实际情况向受污,染的水体中选择性地按比例定量投放亚硫……

……